手机APP开发如何测试,可用性测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移动应用与传统网站产品在可用性测试方面有没有什么区别需要我们注意。
我们将为各位分享一些经验心得,希望能帮诸位在实际工作中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用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录制软件在可用性测试中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它们通常不会干扰用户的操作。屏幕录制软件无法记录手势操作,例如用户为了点击一个微小的按钮而连着点了十多次屏幕,或是在界面上进行滑动操作等等。这类软件在性能和资源占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支持连续一个小时以上的测试流程。
这类软件在一次录制过程中通常只能支持一个应用当中的行为记录。必须使用安装了这类软件的测试机进行测试,灵活性有限。无法借助这类软件录制用户的面部表情或口头表述。
除了使用屏幕录制软件记录用户行为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更直接和有效的方案,即“雪橇”设备,也就是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放在一个挂着摄像头的支架上,供用户进行测试;这种设备的外形很像雪橇。
这种方式可以全面的记录用户的实际操作,无论是界面上发生的一切还是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尽收眼底,而且雪橇上的外置摄像头可以直接与桌面设备上的测试、观察软件整合使用,譬如Morae,它可以同时支持两个摄像头输入,一个挂在雪橇上,一个用于记录用户的表情,使场外观察员能够即时的看到全部测试过程。
我们都知道移动情境对于应用设计的重要性,但这其中的重要程度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而存在差异。来自comScore的统计表明,人们使用移动互联网为频繁的时候是早上和晚上8点之后,这些时候人们通常是在家中的。
我们需要认真考虑自己产品的目标用户通常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使用产品。举个例子,孕妇戒烟应用的很多目标用户都提到,她们平时主要是在独自呆在家中、手机就在手边的时候使用这款应用。而对于我们参与过的一个旅行类应用来说,目标用户则会更多的在真正的移动情境中使用产品。对于具体产品的使用情境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可用性测试。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都能得到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环境当中也不存在什么干扰因素,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环境并不多。人们会在各种情境下使用应用,例如火车上、公交车上、排队过程中等等。在这些情境中,网络连接不会一直保持稳定,用户可能随时拿出设备使用产品,而交互流程也会随时会被打断。
围绕移动设备进行的用户体验设计早已不是一小撮UX人所进行的小领域工作了,无论设计过程本身,还是诸如可用性测试这样的上下游相关工作环节,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对待。
本文提到的这些经验都是从我个人的工作过程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